【C’est la fucking vie】
上了國一的小女生漸漸開始接觸更多句型,也背了不規則動詞變化,但對於動詞當主詞這回事,一直無法理解。我左思右想,決定再用一次比喻:名詞,代名詞,動詞是每一個單字的「名字」,「主詞」則是它所扮演的角色,例如她既是學生也是姐姐也是女兒。到這裡她都懂,但什麼叫做「動詞不能當主詞,必須改成動名詞或不定詞」,解釋了三個星期還是沒有進展。
我決定再度嘗試,於是有了以下對話:
師:「妳知道一個句子裡面不能有兩個動詞?」
生:「知道,不然會像獨角仙一樣打架。」
師:「那妳知道名詞,代名詞都可以當主詞,做了一件事也可以當主詞。」
生:「為什麼不能直接用動詞?動詞跟動名詞有什麼不一樣?」
師:「因為動詞……長得很醜,不能直接上台當主角。為了當主角,它必需要先變成動名詞,就像………」
生:「變性!」
師:「嗯。或是變成不定詞,就像……」
生:「化妝!」
深深覺得可憐的動詞犧牲真大,比起擔任怪獸讓動詞全部露出原形的助動詞,動詞得變性或化妝才當得了主詞。小女生的資質不算很好,有些概念得解釋很多次,用很多比喻才聽得懂。相較之下,唸雙語小學的高中生從來沒有過這種困擾。我把對話內容複述給他聽,他的反應是:「我聽不懂你在說什麼。」
我覺得教高中英文比初級英文簡單多了,文法概念已經學得差不多,懶惰的高中生不求上進,只肯上學校內容,對他的程度而言很簡單,唯一需要花功夫的只有背單字,所以我們現在背單字都背整組,最棒的當然就是act這個字,沒完沒了的衍生字包括active, action, activity, activate, deactivate, inactive, inaction, acting,為我枯燥乏味的上課帶來些許樂趣,高中生則眼神死表示生無可戀。
過去兩年來,兩人的發展剛好相反,小女生從毫無信心到充滿自信,自動自發的用功。高中生則在考上第一志願之後開始崩壞叛逆,網路成癮,動則嗆聲「你高中的時候有這麼用功嗎?」我則毫不客氣的回答:「我高中的時候比你用功多了。(那時候我們沒有網路的誘惑)」
這樣的變化出乎我的意料之外,家長也很無奈,明明家裡沒有裝網路他還有辦法沉迷線上遊戲也是很厲害。看著兩人的差異,其實也沒什麼好說的,阿不就C’est la fucking vie。